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是啥样?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在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生活的几年中,时常感受到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常常错愕于他们想象中的“中国”,那个不断被他们贴上某种定型的文化标签的形象,与当下现实有很大差距。 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欧洲终点之一,有许多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遗存。自16世纪起,里昂从未间断与中国的交流,尤其是自19世纪末以来,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异常频繁。历史的积淀成就了今日里昂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哲学、气功,到中国的瓷器、丝织品、茶叶,再到当代中国的电影、艺术、美食等,都可以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寻觅到踪影。 持久而频繁的交流原本应带来对彼此文化的全面了解,然而,深入探究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我发现,中国文化最令法国人感兴趣的东西存在于所谓的“传统”,或者说中国的“过去”当中。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多是围绕着所谓的中国文化“传统”而呈现、进而又固定在一些特定的文化器物与实践上。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家里摆设着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藏品。他们眼中的中国文化传统,除了那些能够彰显古老文化历史的器物之外,就是一些传统文化实践,如气功、太极拳、武术、中医、风水等。 同法国其他城市一样,里昂有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经营中国旅游项目,从这些旅游路线名称中也能看出他们对中国文化想象的色调,如“传统的汉家中国”、“红色中国”或“龙之帝国”。将中国描述成一个永恒不变的国家,是法国旅游业的一个持久特色。相当多法国人深信法国旅游业的宣传——“中国的灵魂是其传统、永恒的传统”。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期望到中国旅行,有些法国人难免会失望。毕竟,中国早已进入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历史上,法国传教士有关中国的著述建立了当时法国乃至西方世界关于中国的最初形象。当西方进入启蒙运动时代,当时的中国被诸多启蒙思想家借来参与建构以欧洲为中心、以欧洲文明为价值尺度的世界秩序。在伏尔泰极力推崇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道德与法律的时候,同时代的孟德斯鸠却对中国持几乎完全否定的态度。这些启蒙思想家们没有过多地关心他们观念中的中国与现实是否一致,而是自豪于自己完成了一种可以支持其启蒙理念的“现实”形象的建构。这种将中国作为与法国相对的文化“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构筑想象中的中国形象的做法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一再出现,延续至今。 当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很多法国人眼中,被简约为某些传统文化器物与实践。凝结于“物”中的文化记忆与想象,强化了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定型性认知,体现出他们用自我文化中无意识的认知原型来规划想象中的中国文化的意识,及其“论说中国”的模式,进一步固定和异化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民族特性的理解,使其难以正确认知正在发展中的当代中国。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