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Nadine Labaki
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片。围绕黎巴嫩人的日常生活展开故事情节。在贝鲁特,有五名女性,她们有各自独特的故事,她们谈论男人,谈论母性……
[评论]
Caramel 甜而不腻,入口即融
原词的直接翻译可以是焦糖,但是我认为并不妥当。至少它不焦。它是糖浆做成的糖,味道有些像我们的红糖,介于红糖和蜂蜜吧。
影片非常有女人气息。柔柔的,就像是糖浆,甜而不腻,入口即融。 在这部片子里,粘稠的糖浆被加热,用于除去体毛,跟他本来的功用可以说是相去甚远。而这除毛的过程中带给女人的疼痛,不得不说是这糖浆刚的一面。
在我看来,这一柔一刚,相得益彰。
故事情节说不上是跌宕起伏,但也绝非平铺直叙。首先说,他并不是以一个人的生活或者故事为主线,而是以几个人的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来反映黎巴嫩女人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甚至动荡。有上了年纪的女人,有年轻的女人,有已婚的,有未婚的,我们看到对于爱情的态度,人生的选择,传统的遵从,他们之间的不同态度以及各自的变化
整部电影一直都像是吃蜜糖一样的慢节奏的进行,但是看完之后你的感受却是,这蜜糖化作一股清新的空气,萦绕,萦绕。
本片入选了第60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五位女性的生活 顾名思义,“焦糖”讲述的是一段甜蜜的故事,不过,在轻快、闪亮的外在之下还隐藏了些丝苦涩的吟唱。 拉亚里(Layale)有了外遇,末了,她的心碎了。不过,她在美容院的同事尼斯瑞(Nisrine) 和瑞玛(Rima)都给了她安慰和支持。瑞玛是一个女同性恋者,而尼斯瑞则在她婚前做了个小手术使她看上去还是个处女。她们的客户詹美尔(Client Jamale)无法面对自己的衰老,女裁缝师罗丝(Rose)想接受一份爱情,但是她年长的、半疯的姐姐莉莉(Lili)需要有人长期照顾。导演看似轻松地讨论着基督教和穆斯林社会存在的伪善问题,强调了除了美容之外,女性共同的东西。令人惊讶的是,导演拉巴基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角度,力图表现出美好、自然的一面,让人如同沐浴在阳光中,就和影片片名的感觉一样。 甜蜜而苦涩的故事 《焦糖》是一个关于愿望、希望、渴望和寂寞的故事,不过,影片最后, 给大家的感觉是,如果可以有一个肩膀可以靠着哭泣是比任何现有的食物安慰更适合疗伤的。 本片研究了复杂的男女关系。一般的视角下,女性常常被看成是二等公民,首次执导的导演纳迪·拉巴基贴近观众,温情脉脉地塑造像铁木兰一样的形象,表现了这个受大家欢迎的主题,从而很容易就在国际性影展上崭露头角。尽管影片只是比较讨好地用了一个这样的主题,似乎有点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戛纳影展导演双周这个名称证明了影片有一定的实力,影片本身也确实是将一个潜在的禁忌进行了成熟的讨论。 影片中也给我们介绍了美味,比如糖的很多用途,同时也让电影更具现实感。实际上,影片中主人公们常去美容的地方成了她们共同对抗黎巴嫩当代社会的一个私人场所。从影片的着重描述到巧妙地提出这点,可以看到五位女主角在保护这个美容院,因为在这儿,她们不用让别人来判断自己的是非对错。但是影片制作者还是认同了让人重新成为处女的做法,或者他们还是希望不要辜负这种完善的形象或概念。 核心人物纳迪·拉巴基 本片的导演、编剧以及主演都由纳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担任,拉巴基最开始是从广告片走上导演之路的。本片是她的处女作。她网罗了贝鲁特美容院的五位女性来讨论黎巴嫩女性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从两性关系到宗教等各方面。影片基调不那么强烈,不是特别新颖但是非常有趣,尽管该影片在西方只在法国有市场,但是在本土应该有不错的商业前景。 在镜头前的拉巴基也同样有力。她扮演了影片的女主角之一,她的父母总是提醒她,让她找一个男人结婚生子,以继续传统意义上的由女儿角色变成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出于女性视角,影片有所保留,并不十分激烈。影片通过一些轻松的、有一些微妙和不那么微妙的主题来讨论老年人通奸和同性恋等边缘话题,争取两性间的平等权利,也使得剧情多角度展开。影片中也通过一些顾客或老年妇女化妆的脸来寓意女性脆弱的内心,这些人已疲于奔命,她们不再积极进取。当然在阿拉伯语国家、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国家这必定会引发争论。但是拉巴基借用喜剧和戏剧元素来讨论这些重要的问题,也能避重就轻吧。 在许多方面,拉巴基这部非政治性的电影却成为一种政治信息,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来表现基于性别、宗教和年龄的社会歧视,也希望这部影片将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焦糖 剧照
预告片:http://www.bacfilms.com/site/caram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