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季开始
我们到达陈村的那天,是一年中雨季开始的第一天。到达村口的时候正是在中午的时候到达目的地,那个时候天空已是乌云密布,不过一点也感觉不到闷热,因为风很大,吹得路边齐人高度草都弯下了腰。
出来迎接我们的是陈村的村长,老人家满脸的皱纹,老花斑星星点点地在他脸上分布着,身上穿的蓝色西服,已经旧得微微有些发绿,袖口的地方已经破损得看见了线头,西服里面是一件老旧的T恤,没有领带的遮挡,T恤上点点的油渍很显眼地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之下。和我们随行的一个小姑娘翻译——小丹,看见了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往后面略微退了退,尽管动作很小,但却逃不过村长的眼睛,从他脸上的歉意,我们都看得出来,老人家显得有些仓促,我们来得有些贸然,也许在来之前,因该给他报个信,给人家留下准备的时间,因为村长脚上,还穿着一双草鞋。
在去年的中非论坛上,中国政府承诺给非洲地区援建一百所小学,而我们公司则幸运地成为承建单位之一,将会援建在刚果金的两所小学项目。我被指派到这个项目组,担任翻译,作一些涉外的工作。其中的一所小学就设在陈村,这次来陈村拜访的目的,实际上是对工程施工条件进行前期的实地考察。在雨季的时候设计图纸以及运输物资——在涨水的季节,刚果河就是船的“高速公路”,一路畅行无阻;雨季一停就得抢工,赶在下个雨季来临之完成工程,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保证小学在十二个月之内顺利竣工。
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学会建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下了公路,还要徒步两个小时——好在有牛车,否则随行的小丹估计要走得哭鼻子了,在烈日下步行不等于晚饭后的散步——尤其是在非洲这块热土。这样的恶劣的自然条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难怪项目经理告诉我,这个项目公司是不打算有多大的利润,重在不辱国家使命。
直到我们接近村口的时候,我心里才有了答-案:还不到村口,就有一大群孩子看热闹一样围过来,年岁比较大的有十五六岁,年岁最小的只有两三岁,拿着根竹棍,屁颠屁颠地跟在大孩子身后。有一个跑得太快,摔倒在地上便放声大哭,跑在他前面的那个约有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停下了脚步,无奈地转过身,跑过去抱起那个“跟屁虫”,一边哄怀抱里的小兄弟,一边小跑着过来看热闹。小丹低着头红着脸,坐在牛车里一声不吭地摆弄着自己的鞋带,“好在自己还是个男生”,我看着小丹羞怯的样子,略带同情地想到——在围观的孩子里面,年龄约在6岁以下的男孩子们基本都是一丝不挂,跑起来的时候,小鸡鸡也跟着一晃一晃的摆动;略大的男孩子,也只是在胯下围了一块布。看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当务之急是需要些衣服。比起那些孩子来说,村长的“富裕”程度,也算是“一村之长”了。
那群孩子始终和牛车保持着一段距离,牛夫不停地吆喝,让孩子们不要靠近,免得吓着我们这些“文明人”,但是好奇心始终让孩子们围着牛车跑。牛车像是一块磁铁,孩子们就像是和这块磁铁不同性的一些小磁石,总是在要聚到一起的时候,被牛夫的一声吆喝驱散开去,又慢慢地再聚拢。这样的“对峙战”直到我们来到村口,看见村长才宣告“休战”。
村长为了打破这个略带尴尬的局面,用很不标准的中文问候到:“离门嚎(你们好)”。这句带有升调的“非普”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想不到在这么边远的地方还能听到“乡音”,虽然不在一个调上,但又几分“神似”,顿时对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有一种亲切感,就连刚才还怯生生的小丹都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了。村长看着气氛活跃了些,抬头看看天,对我们说道:“马上就要下大雨了,我们还是快进屋吧。”
刚说完话,就听见一声雷响,接着瓢泼大雨就开始下来了。村里的人们在迎来了我们的同时,也迎来了这个雨季的第一场雨。
百度上搜索更多 回归(一)
搜狗上搜索更多 回归(一)
Google上搜索更多 回归(一)
有道上搜索更多 回归(一)
yahoo上搜索更多 回归(一)
---------------------------------------------------------------------------------------------
●免责声明: 本站的资源都来自网上收集或网友上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来信告知我们,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
--------------------------------------------------------------------------------------------- |